

,软银创始人、社长兼会长孙正义趴在英伟达联合创始人兼CEO黄仁勋的肩头“痛哭”。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
文 | 温世君编辑 | 孙春芳出品 | 棱镜·腾讯小满工作室
11月12日,道琼斯工业指数冲上48431.57点的历史新高。相较于2023年初——也就是本轮美股牛市的起点,已经上涨了46%。
ChatGPT引爆的AI革命是本轮美股牛市的核心驱动力,纳斯达克指数的涨幅自然不遑多让。10月29日24019.99点的历史新高,相较2023年初翻番还要多:上涨了131.25%。
关键的支撑来自几家数万亿市值的科技股:不到三年时间,微软、苹果股价翻番,总市值双双攀升至4万亿美元上下;谷歌(ALPHABET-A)涨幅超200%,总市值站上3.5万亿美元大关…… 作为本轮美股牛市的核心旗手,英伟达的涨幅一度突破1300%,不仅成为三年13倍的超级牛股,更创下历史纪录,成为首家总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的公司——创始人黄仁勋也顺理成章地登上全球华人首富的宝座。
但情况似乎在悄然发生变化:无论是黄仁勋,还是曾经的全球首富比尔·盖茨,都在减持自家股票。而借着这轮AI牛市大翻身,重夺日本首富的孙正义,却清仓了全部英伟达股票。这是为何?
特别是在11月14日美国证监会要求的“报表13F”截止日期之后,一批曾创造投资奇迹的“股神”们的减持清单也随之曝光。巴菲特退休前最后一次公开的调仓,卖了什么?长居美国加州的职业投资人“段菲特”段永平——曾创办小霸王与步步高,也是孵化出OPPO/vivo、小天才等一众步步高系企业的幕后大佬——最新的操作又是什么?
成功的投资正如穿过战时的雷区,即便万分警惕,也可能遇到潜藏的风险。这时候,比起去听别人说什么,更重要的是看别人做了什么。这就是孔子说的:听其言而观其行。

跟着股神抄最后一次作业?
“很多时候,我们的领导者和富人得到的运气远超他们应得的份额,而这些人往往不愿承认这一点。”距离退休不到两个月,95岁的巴菲特最后一次以伯克希尔·哈撒韦CEO的身份撰写了公开信。
作为一位长寿的富翁,巴菲特的运气确实不错。
巴菲特执掌伯克希尔·哈撒韦60年:市值增长5502284%,年化投资回报率19.9%。他也以1507亿美元(1.07万亿人民币)的身家,在全球富豪榜上排名第10。
自此以后,无论是奥马哈小镇每次吸引近两万人参与、如同嘉年华般的伯克希尔·哈撒韦年度股东大会,还是已经坚持60载的《致股东的信》,都不会再出现巴菲特的声音。62岁的加拿大裔接班人会继续做这些事情,正如巴菲特公开信中所说:“格雷格·阿贝尔在年底的时候会成为老板。”
巴菲特退休,叠加美股这轮世纪大牛市到了关键时刻,伯克希尔·哈撒韦在上周最后一个工作日公开的持仓情况变化,其意义就不仅是股神的收官之作,更是他给全球投资者上的最后一课。
最新“报表13F”显示,2025年三季度,伯克希尔·哈撒韦再减持15%的苹果股票,单季度持仓市值降幅超百亿美元。这是继2024年第二、三季度大幅减持,2025年第二季度重启减仓后,又一次大规模抛售动作。即便如此,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,伯克希尔·哈撒韦仍持有市值超过600亿美元的苹果股票,依旧是其第一大重仓股。
卖出苹果的资金,一部分流入到巴菲特的科技“新宠”谷歌身上。虽然早在2017年巴菲特就曾公开称“错过了谷歌”,但真正对谷歌建仓,是在最近。2025年三季度,伯克希尔·哈撒韦买入了1785万股谷歌(ALPHABET-A)股票,市值43.4亿美元,一举跻身其前十大重仓股。
在科技赛道上的换仓操作,本质上还是不愿意错过这场尚未完结的AI盛宴。况且,对于投资股票而言,增长可能是更为关键的数据:
苹果和谷歌的营收体量已基本相当——苹果截至9月27日的2025年第四财季营收为1024.66亿美元,谷歌截至9月30日的2025年第三财季营收达1023.46亿美元。同样千亿规模,但同期营收增幅却不一样,苹果为7.94%,谷歌则是16%。
另一个有效指标是市盈率,市值与利润的比值,可理解为按当下公司利润计算的投资“回本”年数。从这一角度来看,谷歌目前不到28倍的市盈率,比苹果超过35倍的市盈率更“便宜”。

黄仁勋减持英伟达,盖茨大笔卖出微软
但相较于目前全球市值第一的英伟达超过52倍的市盈率,苹果也没那么“贵”。
支撑起英伟达如此估值的,自然也是其业绩。受全球AI大潮驱动,作为“基础设施”供应方的英伟达增长迅猛。截至2025年1月26日的2025财年,英伟达全年营收达到1305亿美元,增幅达到114%,毛利率更是达到75%。
截至2025年7月27日的2026财年前两个季度,英伟达季度营收分别达到441亿美元、467亿美元,同比增长分别为69%、56%。
虽然在业绩的驱动下,2025年至今,英伟达股价涨幅依然强劲,一度达到54.2%。但对于英伟达的老板黄仁勋而言,持续地卖出套现却没有停止过。
基于Wind数据计算,从2025年初到11月18日,黄仁勋个人在88个交易日都有卖出英伟达股票的动作,累计卖出829.7万股,持股总数降至7000万股以下。以11月17日收盘价计算,这些减持股票现值15.48亿美元。
值得注意的是,10月29日英伟达股价触及212.19美元/股的历史高点,黄仁勋同日向美国证监会提交的“报表4”——证券受益所有权变动声明显示,他当天通过七笔交易合计出售2.5万股,其中最高一笔以211.76美元/股的价格卖出477股。该日后,其名下持有的英伟达股票数量为6975.5万股。
这份表格同时还显示,黄仁勋名下持有的英伟达股票中,绝大部分(超5800万股)归属他与美国结发妻子在1995年就共同设立的“仁勋和洛丽·黄生前信托”。


另一位科技界知名的伉俪是比尔·盖茨夫妇。2021年盖茨与梅琳达离婚,2024年梅琳达卸任比尔及梅琳达·盖茨基金会联合主席职务。2025年该基金会正式更名为盖茨基金会,比尔·盖茨成为唯一负责人。
2025年5月,70岁的比尔·盖茨宣布将捐献几乎全部财产,目标是盖茨基金会在2045年停止运营前累计对外捐出2000亿美元。比尔·盖茨目前身家1036亿美元,位列全球第19位。
比尔・盖茨目前已向基金会捐赠含微软股票在内的资产超590亿美元,其个人对微软持股已经不足1%。
作为OpenAI的关键投资方,叠加先前就对云计算(可直接过渡为AI算力)的大力布局,微软也是本轮AI浪潮的明星股。从年初至今,微软的股价涨幅同样一度接近30%。
但就在三季度,盖茨基金会开始抛售微软股票了。
盖茨基金会提交给美国证监会的“报表13F”显示,2025年三季度,盖茨基金会出售了1700万股微软股票,持仓幅降65%。截至季度末,微软在盖茨基金会投资组合中的占比由27.27%降到了13.01%。期末盖茨基金会持仓的第一大股,是伯克希尔·哈撒韦,占比29.91%。
当然,无论是华人首富还是曾经的世界首富,他们减持自家公司的操作,虽然不等于对这轮AI浪潮“到顶”的判断,但至少也代表他们对在这个时点卖出的股价是满意的。

段永平卖了38%的英伟达,孙正义清空了
选择在今年卖出英伟达股票的,不仅有华人首富,还有著名的华人投资人段永平。
被认为由段永平管理的H&H国际投资,截至三季度末美股持仓总市值146.8亿美元。其“报表13F”显示,这位巴菲特的拥趸,做出了与伯克希尔·哈撒韦相似决策:在三季度将占投资组合超60%的第一重仓股苹果,微幅减持0.82%。
对英伟达的减持比例则更高。H&H国际投资单季度卖出了36.7万股英伟达,减持幅度达38.04%。至于原因,或许可以用段永平不久前在谈及苹果时的观点解释:“不便宜了”。
而日本首富孙正义对英伟达的态度更决绝——他是在韩日本人三代,因而也是全世界最有钱的韩裔。
这已经是孙正义第二次清仓英伟达。早在2017年,孙正义旗下的软银就曾以40亿美元买下英伟达近5%的股票,成为第四大股东。但随着2019年那次英伟达股价大跌,软银在当年以70亿美元的价格清仓了英伟达。拿下30亿美元的投资收益,落袋为安。
孙正义“错过”了13倍股英伟达的起飞,如果按照最高时超5万亿美元的市值计算,5%的股票就是2500亿美元。目前作为全球第30大富豪的孙正义,身家“不过”601亿美元。
2024年11月13日的英伟达日本峰会上,孙正义还为这场代价高昂的“错过”,趴在黄仁勋肩头“痛哭”。但很快到了2024年四季度和2025年一季度财报公布时,软银开始持续加仓英伟达——合计投入30亿美元,正是上次投资的利润。
但这次孙正义是短线操作。软银11月11日发布的2025年4—9月合并财报显示,其持有的3210万股英伟达股票已于2025年10月以58.3亿美元价格售出——基本算是翻了一倍。不算巧合的事实是,10月29日正是目前为止英伟达股价的历史高点。
当然,目前的孙正义押一个更大的注:2025年3月,软银领投了本轮AI浪潮的标杆企业ChatGPT母公司OpenAI的400亿美元融资。根据当时的投资计划,如果在年底之前资金可以全部到位,软银将取代微软,成为OpenAI的最大股东。
起码到目前为止,这位连续豪赌者,运气还不错。
(本文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)

]article_adlist-->
]article_adlist-->
]article_adlist-->

]article_adlist-->

本文版权归“腾讯新闻”所有,如需转载请在文后留言,经允许后方可转载。
第1470期
运营排版:文文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,查看腾讯新闻客户端相关独家文章!
你“在看”我吗?沈阳配资开户
]article_adlist-->
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
名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